2020年注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从抗疫到抗洪,从医院到堤坝。无数的中国人用自己的坚强与勇敢,证明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人民的心永远都在一起。点点微光,也可以凝聚成巨大的力量。为了实地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在本次洪灾的受灾情况,为灾后重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7月21日,JBO竞博官网APP“援助灾后重建,打造乡村美丽风景线”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队的脚步来到了我的家乡——安徽省当涂县。
在我们的调研活动尚未开始前,各类媒体传递给过来的信息无一不令人揪心,即使隔着屏幕,我也能感受到身处洪灾地区的百姓有多么绝望,这一场天灾比夏日的雷阵雨来的都要更加突然,更加迅猛。汛情严重的时候家人回了趟老家,记录了一些画面:湖水快要超过湖里的警戒线;往日一块一块的田地直接连成一整块......而雨,依旧还在下。
为了确保活动安全的进行,在灾情稍有缓解的时候我才回到了家乡进行实地调研工作。驱车前往的路上经过了被水漫过的道路,快被淹没的水位观测站,还有需要挽起裤脚才能趟过去的街道......路边的门店大多是大门紧闭,环卫工人还在人行道上不停的打扫着看起来并没有减少的积水。往日人来人往的市场此刻显得十分冷清。路上也没什么车,两旁小池塘的水面几乎和路面平齐,所以我们的车似乎在水上行驶,快速通过积水时带起一串串水花,每一串都落在没有回音的心田。
一条大坝将湖水与村落分隔开,大坝对岸基本都是养殖养殖户和农民的生存来源之处,而此刻这一场洪水几乎浇灭了他们所有的付出,所有希望。人就像是被裹挟在时代洪流里的一粒沙子,有的时候觉得好像命运可以自己做主,但更多的时候是各种遭际避无可避,比如自然灾害。 我们到达的时候天已经晴了,大坝一侧的水位下降了很多,下车后没走多远就看见了蓝色的值班棚,了解之后才得知大坝上有军人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以及群众组成的巡查队,每天二十四小时进行值班、巡逻。我们似乎来得很巧,正赶上灾后重建工作的进行,不远处一队人马带着挡浪布、绳子之类的工具往大坝下走去,走近才发现他们正把挡浪布铺到大坝靠湖的一侧,减少水位上涨导致的侵蚀现象,同时固好这一侧的泥沙,防止水的渗透。这些信息还是我后来在与村书记对话中得知的。

图为在路边等待换班的巡逻人员,两位都是普通村民,为了配合灾后重建工作毅然报名了任务。

图为村民们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挡浪棚的铺盖工作,对大坝一侧的泥沙进行巩固。
真正亲眼见到受灾后的家乡,深埋心底不安的情绪才有了寄托。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太渺小了,付诸东流的辛苦甚至得不到任何解释,就算想要总结这一切经历,都只能归结为“命运”二字。
为了更好的了解村里的受灾情况以及灾后重建情况,张曼提前联系了村书记进行一次采访。与书记的对话中,有句话使我印象尤其深刻:一定要保证洪水越过警戒线时,群众们可以撤离,这是我们的工作意义。是啊,这不是正是中国人面对自然灾害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中国信念吗?面对灾难,人们秉持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奉献的坚定信念,点滴微光凝聚抗洪力量,亿万人民的力量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一起,哪里受灾,物资就往哪里运,救援队就往哪里派!灾难凶猛且无情,而我们会竭尽所能并肩作战直到最后一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情操一旦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合起来,竟把我们的民族品格带向一个无比光辉灿烂的境界。

图为队员对村书记进行采访,围绕受灾情况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的完成度和后续安排展开问答,通过对话,我们对灾后重建工作的进展有了进一步了解。
一场灾难的结束带给我们诸多思考。大自然用他的力量昭示着人类的渺小脆弱,而人类在危难关头选择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施救者不断传递心中的大爱,受灾者主动申请成为救援队中的一份子。爱在人们手中接力,人性的光辉在这一刻彰显的淋漓尽致。
一个个冲向抗洪一线的坚定背影,是无数中国人面对困难永不屈膝的顽强信念;一次次自然灾害的过后,是千万中国人携手同胞共度难关的众志成城!愿山河无恙,愿百姓安康!当需要我们的时候,无数的志愿者用最热烈的心、最深切的关怀、最厚实的肩膀传递着最温暖的力量。洪水肆虐,爱心波澜,或许洪水可以冲毁堤坝、桥梁,但我相信,洪水永远冲不垮的是全体中国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心。(撰文:张曼/陈秋生 图片:张曼 审核: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