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公司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审定暨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研究院)建设研讨会,在安庆君澜豪庭酒店召开。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副局长宋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孙琳、市经济与信息化局产业发展科科长鲍俊虎、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学院副经理朱协彬应邀出席会议,校教务处副处长潘锦云参加会议,安徽安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市帝伯格茨缸套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安庆振宜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理工专业学院等企事业单位专家,和公司相关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副经理江善和主持。

宋军在讲话中指出,一年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聚焦产业领域,聚焦科技领域,聚焦人才领域,聚焦教育领域,在联合培养人才、校企实验室共建、产学研合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聚集,需要人才支撑和大学资源,如何将“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服务和促进我市产业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市经信局是市校合作的重要平台,未来的工作中,在职责范围内,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大学的产业学院建设,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希望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研究院)在今后的建设中要做到: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紧密围绕我市首位产业人才需求,提高人才本地化就业率;二要加强深入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率;三要发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研究院)资源优势增加服务地方经济的贡献度;利用好市校合作平台,推动校企合作在更大范围内结出硕果。

潘锦云代表学校在致辞中介绍了公司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的背景,解读了学校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要求。他强调,专升本的招生是公司适应新工科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学校产业学院建设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市校合作人才培养的需要。期望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使公司机械专业(专升本)人才的培养更为科学合理。

江贵生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公司是工科特色鲜明的学院,所设学科专业几乎都与安庆首位产业紧密相关,现有教授12人、博士32人,团队力量雄厚,具有为安庆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对我们而言,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也是个新生事物,是新时期下公司服务安庆的平台和窗口,是机遇更是挑战。根据各位领导、专家的真知灼见,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将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发力:一是适应新时代,展示新担当。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进入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时代,安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基建、数字经济和汽车产业,对公司来讲,展示新担当就是要以企业需求、产业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是抓住新机遇,实现新提升。抓住从专业学院向产业学院转移的新机遇,抓住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结构、提质增效的新机遇,抓住公司办学方式转变的新机遇,围绕企业需求、产业需求、学校资源共建产业学院,实现新提升。三是搭建新平台,开展新合作。按照“目标引领、需求导向、项目驱动、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积极探索搭建产业学院这个新平台。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促进学校、企业、政府等开展新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人才培养、团队队伍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共同发力,共克难关,立足长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践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实现政校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会上,董甲东代表学院致欢迎词,机械专业负责人就本次机械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作制定情况说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研究院)常务副经理介绍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研究院)理事会章程的制定情况,与会专家领导就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撰稿:吴兆旺 摄影:李巍 审稿:江贵生)